钱伯煊治崩漏案
宛某,女,17岁,未婚。病历号47257(广安门医院)。初诊(1962年8月18日):月经过多已3年,14岁月经初潮时,参加剧烈运动,遂致月经淋漓不止,持续5个月之久。尔后又复停经5个月复来,周期40~60天,末次月经7月5日,量多,下大血块,头晕目花,心慌失眠,倦怠无力,口干纳差,流血20天时,曾服补气养血、止血之剂,出血至今已43天,仍未得止。面色苍白无神,舌苔薄,尖刺,脉细微数。
辨证:劳伤气血,损伤冲任,不能约制经血,病久气血两虚,当防暴下而致气从血脱。治法:急以大补元气,固摄冲任。方药:朝鲜人参6克,白术6克,山药6克,炙甘草3克,熟地12克,英肉6克,菟丝子9克,五味子6克,乌梅炭6克,生龙骨15克,禹余粮15克,赤石脂15克,伏龙肝30克(煎汤代水)。6剂。另:河车粉9克,早晚各服1.5克。
二诊(8月24日):药后,次日血止,诸恙悉减,舌苔薄白,尖刺,脉细微数。药即应病,仍从前法加减。人参6克,白术6克,山药9克,炙甘草3克,熟地12克,英肉6克,五味子6克,赤石脂15克,禹余粮15克。6剂。
三诊(8月30日):症状日见好转,舌苔薄白,脉象细软,治以补气养阴。人参6克,白术6克,山药9克,炙甘草3克,熟地12克,英肉6克,五味子6克,阿胶12克,生牡蛎15克,白芍9克。5剂。后以此方加减。另河车粉60克。每日早晚各服1.5克。以后月经来潮,色量正常,余无不舒。
《钱伯煊妇科医案》
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,前者称崩中或经崩,后者称漏下或经漏。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,但二者常交替出现,故概称崩漏。《诸病源候论》说:“非时而下淋漓不断,谓之漏下”,“忽然暴下,谓之崩中”。
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冲任损伤,不能制约经血,故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。常见病因有血热,肾虚,脾虚,血瘀等。可突然发作,亦可由月经失调发展而来。本例因经期剧烈运动,劳则伤气,冲任失固,不能约制经血,故致经血淋漓不止。
钱氏以大补气血,固摄冲任为治则。选人参、白术、甘草补气摄血;菟丝子、莫肉、熟地补肾气养血;五味子、乌梅炭、生龙骨、禹余粮、赤石脂、伏龙肝固涩止血;山药、河车粉养血益气。总使气固而血止,阴血充盛而经复常。